守合同 重信用 | 张家界大峡谷:用诚信服务迎八方来客
编者按:人无信不立,企无信难存。诚信,不仅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至关重要,更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。为推进企业诚信建设,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,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2024年9月起,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协会与红网联合推出“守合同 重信用”系列报道,宣传“守合同 重信用”诚信标杆企业,讲好诚信故事,展现企业良好品牌形象,增强社会信用意识、合同意识和自律意识,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。

企业名称:张家界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
企业简介:张家界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,位于慈利县三官寺乡,毗邻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。公司运营的张家界大峡谷国家级AAAA景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,以“张家界地貌博物馆”著称,融合大峡谷自然山水与世界首座高空玻璃桥两大核心资源。峡谷内绝壁飞瀑、生态富集,拥有吴王坡古战场、红旗渠等人文自然景观;玻璃桥凭借“亚瑟·海顿”创新大奖等国际殊荣成为全球瞩目的旅游新地标。
公司秉持“以人为本、服务至上”理念,2016年开放玻璃桥以来,累计接待游客超2200万人次,创收23亿元,缴纳税费6亿多元,跻身张家界三大核心景区之一。2020年完成提质升级,新增260米蹦极、高空滑索、MR飞行影院等体验项目,现已成为“三星拱月”全域旅游格局的重要支点,以创新驱动持续引领旅游产业发展。
企业荣誉:
荣获“2015—2016年度诚信私营企业”称号;
2017年,荣获慈利县“行业纳税状元”称号;
2018年,荣获慈利县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行动“先进民营企业”称号;
2020年,荣获全国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行动“先进民营企业”称号;
2021年,荣获第一届“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”;
2023年,荣获全省“万企兴万村”行动“示范企业”称号。
诚信名片:2022-2023年,连续2年获得“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”称号(以评价认定获得称号年度计)。
诚信故事:
张家界大峡谷旅游景区始终将诚信融入景区管理的每一个环节,以智慧服务提升游客体验,以规范管理保障游客权益,以责任担当回馈社会,努力打造诚信经营的行业标杆。通过创新智慧管理系统、完善投诉处理机制、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等一系列举措,构建起诚信经营的长效机制,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信赖和社会各界的认可。
诚信经营护权益 智慧服务树标杆
为更好地接待游客,张家界大峡谷旅游景区率先在同行业中研发并推出“网上分时段实名制智慧景区管理系统”,将全部门票在网上预售,实行分游览时段实名制售票和检票,已订票游客在预订游览时段内可以直接刷身份证件入园,不需取票非常方便,该系统通过严密的票务规则和管理措施,彻底堵塞囤票炒票漏洞,使得“黄牛”无所遁形。
为规范管理,公司累计强制关停违规旅行社购票端口10多个,处罚违规旅行社和导游20多起,处理各种投诉40多起,投诉处理满意率98%以上,累计退还中外游客门票款240多万元。
在各级消保部门的指导下,建立和完善12315维权服务站,完善投诉管理制度和流程,设立党团员示范岗、咨询服务岗、综合服务岗以及游客投诉登记本,要求限时回复处理投诉,通过景区官网、自媒体和电子显示屏全方位宣传景区票务规则和消费者权益,引导消费者明白消费。
同时,景区想方设法为广大游客排忧解难,公司拾金不昧、消费维权蔚然成风,累计挽回游客财物损失价值数十万元。
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方面,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始终严守劳动法规。多年来,景区坚持全员签订劳动合同,按时缴纳社会保险,及时足额发放员工薪资,累计发放工资超亿元,从未发生一起欠薪拖款事件,为员工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。
勇担社会责任 倡导诚信风尚
公司主动担负起帮扶景区周边大峡谷村、太华山村脱贫的任务,利用国家政策增加村民土地财产性收入,通过项目建设,征用景区所在地闲置土地100多亩,给村民补助800多万元,流转林地300多亩,为村民增收900多万元。同时,争取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助1万余亩,让村民闲置的贫瘠山地成为旅游保护地,林地成了景观林,景区周边村民通过旅游服务、土地流转和商铺分红等,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,经济、社会、生态三大效益同时得到释放,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。2018年,大峡谷村、太华山村通过景区带动、旅游辐射,实现整体脱贫。
景区先后投资3650万元修建12公里通村通组公路,投资200万元建设饮水工程,解决了景区周边老百姓出行难和吃水难问题。2018年,景区向大峡谷村、太华山村捐资230万用于扶贫项目建设;2019年,为响应市委、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帮助桑植县脱贫的号召,景区主动对接桑植县竹叶坪乡柳浪坪村并捐助20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,成功助推该村当年整体脱贫出列。景区还积极参加中国扶贫日“我想有个家”安居工程、“阳光助学、与爱同行” “千企帮万户 助力促脱贫” “关爱留守儿童、精准扶贫助学”等活动,共献爱心100余万元;结对帮扶太华山村4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。
通过一系列措施,企业和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既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游客,促进景区和当地社会同步发展,形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。
END
来 源丨红网时刻
